鄂尔多斯科技创业园携手鄂尔多斯云计算产业园一同参加了第十三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航空遥感无人机”、“城市照明智能监控和综合管理系统”、“新型高阻隔可降解塑料专用料及制品”等多个高科技项目亮相此次盛会,为广大消费者及运营商展示了鄂尔多斯科技创业园具有强大功能的技术与产品,成为了本届盛会的一大亮点;12月20日鄂尔多斯科技创业园为了更广范地吸引海内外高端人才及高科技创新创业项目集聚园区,出席了在广州举行的第十四届中国留学人员广州科技交流会,众多高科技人才对鄂尔多斯科技创业园满怀信心、翘首以盼……鄂尔多斯科技创业园的吸引力究竟从何而来?为何主流媒体争相报道?为何众多企业纷至沓来?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鄂尔多斯科技创业园,共同揭开它的魅力所在!“鄂尔多斯”为蒙古语,汉语意为“众多的宫殿”,是成吉思汗的守陵部落。虽然自汉代开始,这里就被纳入中央王朝的版图,但遍翻史籍,也只是瞬间闪耀、影影绰绰的繁荣。大多数时候,处于库布齐沙漠和毛乌素沙漠夹击下的鄂尔多斯,处于生存线以下,人们只能通过“众多的宫殿”来推想这里曾经穹庐云集、牛羊蕃息的昔况。真正使“鄂尔多斯”——众多的宫殿名符其实的,是在当下。自2001年9月,原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撤销、鄂尔多斯市成立以来,10年间,这片弹奏马头琴的热土,正在上演一出经济飞奔的神话。到2010年,160万人口的鄂尔多斯,GDP达到2643.2亿元,人均GDP不仅在内蒙古傲视群雄,更是超过北京、上海,被人誉为中国的“小香港”、“中国的迪拜”。鄂尔多斯迅速崛起的背后,不仅是鄂尔多斯人勇往直前的创新精神,更是依托于蒙古草原文化精髓中的智勇,一种在沉淀千年之后的爆发。而资源的开发,只是鄂尔多斯通往科技创新体系的一个引爆点。结构转型 携手启迪面对鄂尔多斯飞速发展的经济,鄂尔多斯政府并没有固步自封、墨守成规。鄂尔多斯市长杜梓说得好:“鄂尔多斯要可持续发展,单纯依赖资源是没有出路的,必须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去实现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要从项目集聚走向产业集群,从产业集群走向创新集群。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产业创新体系。”鄂尔多斯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资源开发迅速发展起来的,长期以来,这里没有大学,没有国家及自治区设立的科研机构,技术与人才的匮乏可想而知。对于鄂尔多斯政府来说,如何发展高科技、推进技术创新、发展产学研合作、加速经济转型、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已经是决定未来的头等大事。思路决定出路。鄂尔多斯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发展高科技、推进科技创新的文件、规划。鄂尔多斯原副市长包崇明曾说:“鄂尔多斯是通过政策、资金鼓励各企业与国内外相关的科研院所、大学合作,共同组建企业研发机构,引进成熟的高科技成果嫁接改造推广,进一步实现集成创新和消化吸收再创新,以此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生产独具特色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产品。这一做法得到了国家、自治区科技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鄂尔多斯技术创新平台已具雏形,目前技术创新已经成为该市各大企业的自觉行动。”历史的鸿章翻到进入二十一世纪,鄂尔多斯科技创新的篇幅也展开了可圈可点的一页: 2008年11月21日,鄂尔多斯市与清华科技园的全面承担者——启迪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启迪“)签署了《全面合作意向书》、《科技教育创业园发展规划编制协议》,旨在依托鄂尔多斯市的政策、土地、资源、资金、产业基础等优势和启迪的技术、信息、人才、科技园区建设管理的经验、品牌等优势的结合,加强在园区规划、招商服务、风险投资、创新创业环境打造、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国际交流与合作、人才培训交流等方面的合作,加快鄂尔多斯科技园区的发展,推动鄂尔多斯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促进鄂尔多斯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2008年12月17日,启迪考察团到鄂尔多斯学院实地调研。此时启迪已成为了鄂尔多斯市委、市政府在实施科教兴市、转变经济结构、实现产业升级的重要合作伙伴,而此次由数十名博士、硕士组成的考察团更是希望可以进一步了解鄂尔多斯市的教育情况,更好地制定《鄂尔多斯科技教育园发展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