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海油服)油田技术事业部收到了来自大洋彼岸的两份证书——美国交通部颁发的DOT-SP制造许可书和设计许可书,这意味着中海油服成为中国首家获得DOT-SP超高压取样桶认证的单位。与斯伦贝谢公司同类设备认证标准一样,中海油服在井下超高压容器领域的研发设计、产品制造和质量控制能力正式得到国际权威机构的认可。至此,中海油服在技术装备国际化的道路上再实现一个“小目标”。
有了美国交通部颁发的这张“绿卡”,中海油服在高端测井设备开拓海外市场时面临的安全运输资质问题得以顺利解决,中海油服在这一领域从此可以畅通无阻。这张“绿卡”的背后,是油服人历时6年半的努力。
行路难?愚公移山!
随着国际化发展的需求加大,中海油服自主研发的明星仪器EFDT(钻井中途油气层测试仪)仪器数量和作业量近年不断增加,特别是海外作业的需求愈来愈多。由于EFDT使用的取样桶属于超高压容器,筒中含有高压的原油及碳氢化合物气体等危险等级较高的物质,并且常需要通过飞机等交通工具送至远方的分析实验室做详细分析,因此,国际上对取样桶设计制造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有着极高要求——在前不久阿联酋作业中,EFDT就因此项资质缺乏饱受通关审核之苦。
面对国际化发展难题,斯伦贝谢、贝克休斯等业内一流公司的普遍做法是获得美国交通部(DOT)的特别许可,实现国际顺利运输。此项许可与通常的质量体系论证不同,要求做到“100%的可追溯”、“100%符合特别许可”及符合砖头一样厚的美国联邦条例第49章所有条款的规定,并且指定美国独立检测机构(IIA)负责关键质控节点监督和确认。因此DOT-SP公认度极高,且取证难度极大,迄今尚无中国企业通过超高压取样桶DOT-SP认证。
前面就算是座山,也要把它移开!怀着这样的信念,中海油服自2010年就开始策划调研筹备井下用超高压取样桶的DOT-SP取证事宜。
取证难?卧薪尝胆!
DOT-SP取证难,不仅是因要求严苛,也由于过程漫长。DOT-SP取证实际包括两个阶段:设计特别许可和生产许可。只有通过了设计特别许可,才能进行生产许可申请。
随着2012年超高压项目正式启动,中海油服攻克了手动阀耐近400Mpa超高压等多项技术难关,并在美国完成了材料成分分析、力学性能,筒体高压形变多项型式试验,于2014年5月正式向美国交通部申请设计特别许可。孰料因资料不全和格式问题被拒。历时半年针对性整改,中海油服最终于2015年5月通过了DOT-SP设计特别许可——此时已整整过去五年时间。
中海油服乘胜追击,于2015年10月提交了DOT生产许可申请。在申请后漫长的等待中,中海油服按照DOT-SP生产许可取证的要求,耐心地打磨自己的质量体系,层层严格把关,以“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打造零缺陷产品。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6年12月5日,中海油服超高压取样桶DOT-SP取证迎来“大考”。
考核难?一战功成!
从2016年12月5日到12月8日的这四天,在燕郊现场,美国交通部的两位审核员见证和审查了中海油服超高压取样桶的生产全过程,黑皮肤的审核员真的像包公一样,一丝不苟,就连操作工人使用量具测量的姿势都会拍照记录。
质询会上,美国交通部审核员拿着厚厚一沓审核表,连珠炮似地发问,并不断要求出示证据和证明材料。紧张严肃的气氛一直持续到了8日的总结会。一直不苟言笑的主审核员笑眯眯地通报了此次现场审核的结论:“NoViolations!(无不符合项)”!
会场顿时沸腾起来,因为这意味着中海油服超高压取样桶以“100%达标,零不符合项”完美通过了DOT-SP取证过程中最关键的现场审核环节。陪同DOT审核员现场审核的美国独立检测机构负责人隔天就给中海油服发了邮件,祝贺DOT-SP现场审核成功,并特别提及对中海油服的设计、制造和质控能力留下深刻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