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回暖,以及去年下半年以来多个促进天然气行业发展的政策性积极信号释放,中国天然气下游市场——城市燃气2017年重拾发展信心,正积极探寻引领天然气行业发展的新引擎。
与此同时,环保需要愈发紧迫,燃煤锅炉淘汰(改造)在山东济南这样的雾霾重地正如火如荼开展。作为备选方案之一,“煤改气”区域供热正成为该市城市燃气企业意欲做大天然气市场的首要发力点。在他们看来,燃气区域供热是济南这样的城市在“十三五”期间最快、最实际提升天然气销量的关键路径。
记者独家获悉,在多部委近日开展的天然气市场调研行动中,济南被优先纳入考察范围。
煤炉改造:天然气积极显效
2月13日,在山东济南大学东校区,投资800万、赶在本采暖季前夕投运的四台4吨级冷凝式燃气锅炉正在有序运转,可带动该校区16万平方米的采暖面积。记者在现场注意到,原来的“黑丑贫”经改造变为“白富美”之后,全新的燃气锅炉房较之前不仅占地缩小了五分之二,且布局整齐、一尘不染。据悉,该项目采用了国内最先进水平的燃气锅炉装备与控制技术,通过低氮燃烧之后,系统NOX的排放量降至40-50毫克/立方米,远低于国家150毫克/立方米的燃气锅炉最高限值NOX排放标准。
而这只是其中一隅。早在2015年底,济南市政府办公厅就下发《关于加快城市建成区燃煤锅炉淘汰(改造)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要求在2016年10月前完成该市建成区134台35吨/小时及以下,合计2117吨的燃煤锅炉淘汰改造。
为顺利推进 “煤改气”,通知规定,按时限要求完成燃煤锅炉淘汰(改造)的,通过验收后,每置换改造1蒸吨共计可给予15万元的补贴奖励,这增加了用户推进“煤改气”的积极性。如通过合同能源管理方式,济南大学上述800万投资的“煤改气”项目,除了依政策规定可享受15万/吨的补贴奖励(原有30吨燃煤锅炉,合计450万)外,其余所需350万全部由港华燃气出资,由此港华燃气享有该项目15年的运营权。
据港华燃气集团高级副总裁、华北区域总经理刘启鸿介绍,2016年,济南港华燃气成立了以董事长、总经理挂帅的“煤改气”领导小组和专项小组,并与积成电子公司合资成立港华积成能源服务有限公司,专项完成了该公司特许经营区域内19个单位、42台,合计663吨燃煤锅炉(超额完成了政府强制名单之外的123吨)“改气”项目,占淘汰总量的56%。上述134台燃煤锅炉改造也已于2016年年底全部完成。
据环保部2016年11月公布的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排名,济南自2015年3月以来首次退出国内空气质量排名后十位。刘启鸿认为,空气质量得以明显改善,与济南市政府强力推进燃煤锅炉改造密不可分。
数据显示,2016年,山东省在“煤改气”政策带动下,天然气消费量首次破百亿立方米。2016年,济南港华燃气年销气量提升至2亿立方米,增量达到3000万立方米,其中50%为“煤改气”,远高于2015年1000万立方米左右的天然气增量水平。
区域供热:增量市场主力
“城市燃气行业已经进入薄利多销时代,我们更多依靠‘服务’取胜。35吨以下城市建成区燃煤锅炉改造完成后,济南燃煤锅炉改造范围和力度势必要继续延伸,虽然‘煤改气’市场空间很大,但在目前济南的市场、政策条件下,受限于燃气价格较高,与其他能源相比竞争优势不明显,但通过合同能源管理和服务,‘煤改气’仍可实现相对经济运作。”港华积成能源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陈美荣对记者说。
据济南港华燃气总经理孙学军介绍,根据济南城市燃气“十三五”的目标,天然气供气量将从目前的7.5亿立方米增加到25亿立方米。“要达成此目标,‘煤改气’或以热、蒸汽为主的燃气区域供热应是目前的主力市场。为实现大热网均衡供热,燃气区域供热与城市大热网实现融合补充发展,空间很大。” 孙学军表示。
记者获悉,2017年,该公司将在新工业园区、大型商业机构大力推进“煤改气”燃气区域供热。同时积极尝试在小区公建区域,以及市政热力管网比较薄弱的地方推进燃气区域供热。2017年预计天然气销售增量比例将可达25-30%,而“煤改气”带动的增量将占到其中70-80%。
在孙学军看来,燃气区域供热一定是济南这样的城市在“十三五”期间最快、最实际提升天然气销量的关键路径。之后才是分布式能源,其将会在2018—2019年带来比较大的增量。目前济南工业、居民、商业三分天下,工商业比例将因“煤改气”拉动继续上升,预计到2017年底,民用比例将降到30%以下。而政策依赖性更强的天然气发电将是第三个撬动天然气市场增量的“杠杆”。预计到“十三五”末,济南燃煤热电项目通过实施燃气改造将会带来更加可观的增量。